墨城消夏:即墨古城夏夜“与世界同醉”
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春燕
“来即墨古城玩得非常开心,孩子都不舍得走了。”青岛市民刘先生高兴地说道。7月20日晚上,记者来到即墨古城,只见流光溢彩的街道上到处是游玩的市民。作为第三十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分会场,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各种精彩的文艺演出、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种特色地方小吃让市民大饱口福,而各种特色“网红”旅游景点也吸引市民纷纷驻足拍照,即墨古城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,也让市民深切感受到“历史与现代并融、经济和文化并举、消费和旅游并进”多业态融合的夜经济的火爆。
即墨古城城隍庙小吃街(即墨古城供图)
夏夜古城吸睛,日均客流量1.5万人次
7月16日,第三十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即墨古城分会场开幕,作为2021悦即墨·夜古城夜经济主题活动的重要板块之一,即墨分会场以“赴即墨至约·与古城同醉”为主题,倾力打造一场独具古城气质的啤酒盛会,还分别在西门入口、南门入口和财神庙小吃街、城隍庙小吃街设立了四个“小分会场”,中心会场则设立在鸭绿池戏台南北广场。据悉,进入7月份以来,即墨古城日均客流量超1.5万人次,啤酒节开幕首夜,2.5万人次打卡即墨古城。
“今天不仅品尝了各种好喝的啤酒,还逛了即墨古城,感受到了即墨浓郁的文化底蕴。”来自平度的市民姜女士告诉记者,早就想带家人来即墨古城玩,听说即墨古城是青岛国际啤酒节分会场,所以下午早早就开车带着家人从平度前来游玩。
姜女士的父亲是一位历史老师,对于即墨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,家人们都在忙着拍照品尝美味小吃,而他则站在巍峨高耸的牌坊底下,仔细观摩研究上面的雕刻和文字,并用手机拍照准备回家再查阅相关历史文化资料。“即墨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特别是即墨古城非常好,在这里,不仅有各种现代的时尚,还能欣赏到即墨上千年的历史文化,可以说是历史与现代并融。”姜老先生兴奋地说道。
啤酒节即墨会场
商家各出奇招,点燃夏日激情
记者在现场看到,除了分会场的精彩演出之外,古城的商家们也加盟参与,久遇小酒馆、民谣的小屋、庞克音乐餐厅……众多音乐餐厅纷纷拿出自己的特色酒品,还有各种精彩的文艺演出,彻底点燃游客们的夏日激情。
“听着动感激情的音乐,点一杯自己喜欢的鸡尾酒,让忙碌了一天的疲惫一扫而空,这也是属于我们年轻人喜欢的解压方式。”游客晓琳笑着说道。“针对夏日,我们推出了多款清凉饮品,还有各种口感丰富的鸡尾酒,每天酒吧里都座无空席,有的游客干脆拿着酒就坐在门口的椅子上。”某音乐酒吧负责人告诉记者,每天的营业额和往常相比,翻了好几番,有时候忙不过来,朋友和家人也会过来帮忙。
即墨古城的夜间精彩演出
炸鸡排、酸辣粉、牛肉丸子、铁板鱿鱼、烤面筋……在城隍庙小吃街,人潮汹涌,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吃色泽诱人,香味扑鼻,游客们一边说笑着,一边尽情品尝着自己喜欢的美味小吃。“我最喜欢吃这家炸鸡排了,味道非常正,晚上没事就喜欢和家人来古城游玩,品尝一下美味小吃。”市民李女士正在正新鸡排店门口排队,她笑着说自己都是边吃边逛,不仅可以减肥,还能看到各种精彩的文艺演出,特别开心。记者看到这家炸鸡店门口已经排气了长队,店员正在有条不紊地给顾客炸制、包装鸡排。“平时营业额每天差不多2000元,现在正好赶上啤酒节,古城客流量很大,生意也更好,每天差不多营业额在1万元。”该炸鸡店负责人孙玉洁告诉记者,每天早上8点多就要来店里开始准备,晚上大概要11点才能结束,一天10多个小时几乎都在站着,虽然辛苦,但是看到生意红火,自己累并快乐着。
即墨古城夜间客流涌动
古城夏夜还有“文化充电站”
“我每天晚上都过来,古城孩子多,每天差不多能收入600多块钱。”在城隍庙小吃街北经营儿童玩具的商户王女士告诉记者,像男孩子喜欢的各种发光小玩具、女孩子喜欢的卡通发卡等特别受欢迎,每天她都要去进货备货。每天下午早早到古城来准备出摊,忙起来经常晚饭都来不及吃,王女士却特别地高兴,她说因为古城,让她家的收入有了更好地提升,虽然累一点,但是能挣到钱,能让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好,自己心里也是特别踏实和满足。
欣赏古城风景,品尝美味小吃的同时,各种精彩的文化演出也让游客们大饱眼福。在中心大街上,传统文化大戏正在上演,游客们聚精会神地欣赏。一个两米高的卡通玩偶更是吸引了现场小朋友们的眼光,孩子们纷纷跑上前去,让家人帮着拍照留念。
古城里的“文化消夏充电站”
“我父亲喜欢看传统戏曲,在这里不仅可以看戏,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好吃好玩的,即墨古城是夏日游玩的一个好地方。”游客隋女士开车从移风店赶过来,她说自己平时喜欢看书,来到古城,特意前去即墨古城小有名气的晚来书香亭打卡,选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。
记者看到,在典雅古朴的晚来书香亭前,游客们在认真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书籍,有的小朋友干脆坐在旁边椅子上,捧着自己喜欢的书津津有味看了起来。“我们经常会做一些读书会,定期做一些阅读和书籍的欣赏。”书亭主人邱雨秋告诉记者,由于古城夜市经济很是火爆,客流量很大,每天也会有很多书友来到书亭,大家一起交流学习。